




HJ 492-2009《空气质量 词汇》基本信息
标准号:HJ 492-2009
中文名称:《空气质量 词汇》
发布日期:2009-09-27
实施日期:2009-11-01
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
HJ 492-2009《空气质量 词汇》介绍
HJ 492-2009《空气质量 词汇》标准是由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的,旨在规范和统一空气质量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该标准于2009年9月27日发布,并自2009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HJ 492-2009标准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空气质量相关的一系列基础术语和定义,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等。这些术语和定义的规范,有助于统一空气质量领域的专业术语,提高交流和沟通的效率。
2、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标准规定了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这些指标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了解和掌握空气质量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3、空气质量等级划分
标准对空气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将空气质量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六个等级。这种等级划分有助于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也便于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4、空气质量监测方法
标准还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监测点位的设置、监测频次、监测仪器的选择等。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空气质量的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标准意义
HJ 492-2009《空气质量 词汇》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空气质量领域的术语和定义、提高空气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专业术语的统一性
通过明确和规范空气质量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定义,有助于提高行业内的交流和沟通效率,减少因术语不统一而产生的误解和歧义。
2、规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标准规定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空气质量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3、便于公众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通过空气质量等级的划分,使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科学性
标准对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的规定,有助于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空气质量的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HJ 492-2009《空气质量 词汇》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空气质量领域的术语和定义、提高空气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