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2240-2022《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2240-2022
中文名称:《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发布日期:2022-12-30
实施日期:2023-07-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
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有限公司
起草人:刘忍肖、田国兰、尹宗杰、李茂东、任玲玲、葛广路、郭玉婷、倪晨杰、于学雷、刘伟丽、张兰、张荣花、柳絮、迟桠文、丁荣
中国标准分类号:G30合成材料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物理化学分析方
GB/T 42240-2022《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介绍
GB/T 42240-2022《纳米技术 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22年12月30日发布,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定量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铁(Fe)、镍(Ni)、铜(Cu)、锌(Zn)、铬(Cr)、锰(Mn)等金属元素。这些金属杂质的测定对于评估石墨烯材料的纯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测定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元素分析技术,它通过将样品转化为等离子体状态,然后利用质谱仪对产生的离子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实现对样品中金属杂质的定量测定。本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制备、仪器的校准、测定条件的选择以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
三、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测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标准规定了样品的取样、研磨、溶解和稀释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失。
四、仪器与试剂
本标准对使用的仪器和试剂提出了具体要求。ICP-MS仪器应具备高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测定石墨烯粉体中的金属杂质。同时,使用的试剂应为高纯度,以减少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五、测定条件
测定条件的选择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直接影响。本标准详细规定了ICP-MS的参数设置,包括等离子体功率、采样深度、雾化器和炬管的选择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确保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本标准规定了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提出了要求,包括异常值的剔除、结果的表示和不确定度的评估等。
七、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标准还规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平行样品的测定以及空白样品的分析等。
GB/T 42240-2022的发布和实施,为石墨烯粉体中金属杂质的测定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石墨烯材料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