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3/ 2206-2015《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3/ 2206-2015
中文名称:《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5-05-20
实施日期:2015-07-01
发布部门: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DB13/ 2206-2015《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介绍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于2015年发布了《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DB13/2206-2015),旨在规范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提高修复效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标准制定背景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健康。因此,制定一部科学、系统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对于指导和规范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
《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评价、修复和监测。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减少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2、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污染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采取相应的修复技术和措施。
3、科学评估,精准施策:通过科学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风险,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4、注重效果,保障安全:在修复过程中,注重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价,确保修复后的土壤达到安全标准。
四、技术方法
1、物理修复:包括土壤深翻、客土、换土等方法,通过改变土壤物理性质来降低重金属含量。
2、化学修复:采用化学稳定剂、吸附剂等化学物质,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3、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降解作用,实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
4、联合修复: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效果。
五、操作流程
1、污染调查:对农田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采样,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类型、程度和分布。
2、风险评估: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3、方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包括修复目标、方法、时间等。
4、施工实施:按照修复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效果监测:在修复过程中和修复结束后,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评估修复效果。
六、质量控制
1、材料控制:确保使用的修复材料符合环保要求,无毒无害。
2、施工控制: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修复质量。
3、监测控制:对修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七、安全防护
1、环境安全:在修复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人员安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安全。
3、农产品安全:修复后的土壤应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
《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规范依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