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QX/T 101-2009
中文名称:《水稻、玉米冷害等级》
发布日期:2006-06-07
实施日期:2009-11-01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气象台
起草人:霍治国、马树庆、柏秦凤、贺楠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介绍
水稻、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稻、玉米遭受冷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评估和应对冷害对水稻、玉米的影响,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发布了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标准。
一、标准的制定背景
水稻、玉米冷害是指在水稻、玉米生长期间,由于气温持续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的现象。冷害对水稻、玉米的影响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评估和应对冷害对水稻、玉米的影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冷害等级划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标准的主要规定
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标准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定义:明确了水稻、玉米冷害的定义,即在水稻、玉米生长期间,由于气温持续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的现象。
2、冷害等级:将水稻、玉米冷害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轻害、中害、重害和极重害。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包括气温、持续时间、作物生长状况等。
3、评估方法:规定了水稻、玉米冷害的评估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监测、气象数据分析等。
4、预防措施:提出了针对不同等级冷害的预防措施,包括调整播种期、选用抗寒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5、应急响应:针对不同等级的冷害,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技术指导等。
三、标准的实施意义
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标准的实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了冷害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冷害风险。
2、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和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减少冷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的影响。
4、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标准的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标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和相关部门对冷害等级划分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冷害信息,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加强科研攻关,研究和推广抗寒品种和防灾减灾技术,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4、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防灾减灾的合力。
5、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QX/T 101-2009《水稻、玉米冷害等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