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17378.6-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7378.6-2007
中文名称:《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发布日期:1998-06-22
实施日期:2008-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海洋局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起草人:马永安、徐恒振、于涛、贺广凯、尚龙生、赵云英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A45海洋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GB 17378.6-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GB 17378.6-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该标准于1998年6月22日发布,并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了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6-2007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专门针对海洋生物体的分析进行了规定。
二、标准内容
1、生物体采样:该部分规定了海洋生物体采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采样时应遵循代表性、可比性、连续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保采样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生物体处理:在采样后,需要对生物体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处理方法包括清洗、固定、保存等,以保证生物体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生物体分析方法:标准详细规定了生物体分析的各类方法,包括生物量测定、生物组成分析、生物标志物分析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生物体特性进行。
4、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对生物体分析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同时,将分析结果以规范的格式进行报告,以便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5、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生物体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还对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样品的重复性、平行性、标准物质的使用等,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6、安全与环保:在生物体分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确保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标准意义
GB 17378.6-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我国海洋生物体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