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1066.11-2021《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1066.11-2021
中文名称:《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发布日期:2021-04-30
实施日期:2021-11-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冯先进、王忠善、向磊、史烨弘、杨斐、阮桂色、王长华、冯媛、邵文英、胡芳菲、刘朝方、邱清良、谭秀丽、曾衍强、张绵慧、杨丁仙、张俊峰、陈永红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H15贵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99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GB/T 11066.11-2021《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介绍
《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11066.11-202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4月30日发布,并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金中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这些元素在金中的含量对金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本标准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以准确、高效地测定金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为金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将金样品转化为等离子体,然后通过质谱仪对等离子体中的元素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实现对金中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和铋含量的测定。
2、试剂:本标准规定了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试剂,包括硝酸、盐酸、高氯酸、氢氟酸等。同时,还对试剂的纯度和配制方法提出了要求。
3、仪器设备:本标准要求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实验,并对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条件提出了要求。
4、分析步骤: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的制备、仪器的校准、标准溶液的配制、样品的测定和结果计算等分析步骤。
5、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标准对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出了要求,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等。
6、质量控制:本标准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标准物质的测定和结果的校正等。
三、标准意义
GB/T 11066.11-2021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金化学分析方法、提高金中元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为金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促进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本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提高金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