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20862-2007《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0862-2007
中文名称:《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发布日期:2007-04-25
实施日期:2007-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等
起草人:刘玫、张友良、庞澍华、李金惠、高延莉、罗健夫、吴涤、林翎
中国标准分类号:Z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50回收
GB/T 20862-2007《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介绍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T 20862-2007(以下简称《导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发布日期为2007年4月25日,实施日期为2007年9月1日。
一、《导则》的主要内容
1、产品可回收利用率的定义
《导则》首先对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进行了定义,即产品在达到其使用寿命后,能够被回收并重新利用的部分与其总重量的比值。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计算方法提供了基础。
2、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
《导则》提出了计算产品可回收利用率的基本原则,包括:
可回收性:产品在设计时应考虑其回收的可能性。
可拆解性:产品在设计时应易于拆解,以便回收。
材料分类:产品在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分类,便于回收处理。
3、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
《导则》详细规定了计算产品可回收利用率的具体步骤,包括:
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明确产品的设计寿命和实际使用寿命。
计算产品总重量:确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总重量。
确定可回收部分:识别产品中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
计算可回收部分重量:对可回收部分进行称重,得出其重量。
计算可回收利用率:将可回收部分重量与产品总重量进行比较,得出可回收利用率。
4、数据记录和验证
《导则》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验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导则》的应用意义
《导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产品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计算可回收利用率,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2、促进环境保护:提高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导则》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T 20862-2007的发布,为我国产品回收利用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遵循《导则》的规定,企业可以更科学地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提高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