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6788-2018
中文名称:《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
发布日期:2018-09-17
实施日期:2019-04-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起草人:黎唯、陈欣如、樊玉娟、曾晓芃、钱坤、刘起勇、刘婷、冯玉明、杨洪彩、赵国玉、张峰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医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标准。该标准于2018年9月17日发布,并自2019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病媒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出现了显著变化。蜱类作为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监测和控制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GB/T 36788-2018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蜱类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适用范围
GB/T 36788-2018标准适用于自然环境中蜱类的密度监测。这包括但不限于森林、草原、农田、牧场、城市绿地等不同类型的生境。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开展蜱类监测工作。
三、标准主要内容
1、监测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蜱类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直接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计数蜱类个体来进行监测。
陷阱法:使用不同类型的陷阱捕捉蜱类,然后进行计数。
采样器法:利用采样器收集蜱类样本,进行计数和分析。
2、监测设备
标准对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监测频率
标准建议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监测频率,以便于及时发现蜱类密度的变化。
4、数据记录和分析
标准强调了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数据记录的格式和分析方法。
四、标准的意义
GB/T 36788-2018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蜱类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蜱类传播的疾病,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五、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建议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加强培训:对从事蜱类监测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标准的监测方法和要求。
更新设备:根据标准的要求,更新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定期评估: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监测策略和方法。
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病媒生物监测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