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DZ/T 0253.4-2014《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 扩散-分光光度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Z/T 0253.4-2014
中文名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 扩散-分光光度法》
发布日期:2014-04-15
实施日期:2014-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DZ/T 0253.4-2014《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 扩散-分光光度法》介绍
《DZ/T 0253.4-2014《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 扩散-分光光度法》》(以下简称“本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动植物样品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于2014年4月15日发布,并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规定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中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第四部分,即氟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扩散-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氟离子与特定试剂反应后产生颜色变化的分析技术。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中动植物样品的氟含量测定。它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评估、农业土壤改良等领域提供了一种科学、准确的分析手段。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监控环境中氟的分布和迁移情况,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数据支持。
三、方法原理
扩散-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颜色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本标准中,动植物样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氟离子与特定的试剂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通过测量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氟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四、操作步骤
1、样品制备:首先对动植物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包括研磨、干燥、称量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2、试剂配制:根据标准要求,配制所需的试剂,包括显色剂、缓冲溶液等。
3、样品分析:将处理好的样品与试剂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
4、吸光度测量: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络合物的吸光度。
5、结果计算: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氟的含量。
五、质量控制
本标准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在分析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进行空白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等,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标准的意义
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氟含量测定方法,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它也促进了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