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892-2011《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892-2011
中文名称:《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
发布日期:2011-09-01
实施日期:2011-11-01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892-2011《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9月1日发布了DB32/T 1892-2011《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背景与意义
1、背景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数字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平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服务。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建设规程,对于提升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意义
《规程》的发布实施,旨在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提供标准化指导,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通过《规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质量,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总则
《规程》明确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科学性、系统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这些原则为数字档案馆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提供了基本遵循。
2、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资源”、“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等,为理解和执行《规程》提供了基础。
3、建设要求
《规程》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设施:要求数字档案馆具备稳定的网络环境、可靠的存储设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等。
系统功能:明确了数字档案馆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展示等。
安全保障:强调了数字档案馆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备份、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
4、建设流程
《规程》详细规定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
5、评估与改进
《规程》提出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以及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的改进措施,确保数字档案馆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三、《规程》的实施与监督
1、实施主体
《规程》的实施主体为江苏省内的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它们负责根据《规程》的要求,组织和指导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作。
2、监督机制
《规程》规定了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等,以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DB32/T 1892-2011《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江苏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质量、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推动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