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YD/T 1522.31-2009《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补充件1)》基本信息
标准号:YD/T 1522.31-2009
中文名称:《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补充件1)》
发布日期:2009-06-15
实施日期:2009-09-01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起草人:吴宏建、张鹏生、续合元、徐培利、施浩、胡一军
中国标准分类号:M12通信网编号、信号、连接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40.30交换和信令系统
YD/T 1522.31-2009《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补充件1)》介绍
YD/T 1522.31-2009标准是关于SIP技术要求的系列标准之一,专注于ISDN用户部分(ISUP)与SIP之间的互通性。该标准于2009年6月15日发布,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互通框架
标准详细描述了SIP与ISUP之间互通的框架结构,包括信令流程、协议映射和消息格式。这为实现两种协议之间的有效通信提供了基础。
2、协议映射
在SIP与ISUP之间互通的过程中,协议映射是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如何将ISUP信令消息映射到SIP消息,以及如何将SIP消息映射回ISUP信令消息。这种映射确保了信息在两种协议间的准确传递。
3、消息格式
标准还规定了SIP与ISUP互通时使用的消息格式,包括请求、响应和通知消息。这些格式的定义有助于确保通信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兼容性和错误处理
为了确保互通的稳定性,标准还涉及了兼容性问题和错误处理机制。这包括对不同版本SIP和ISUP的支持,以及在出现错误时的回退和恢复策略。
二、实施意义
YD/T 1522.31-2009标准的实施对于通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促进了不同通信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还提高了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遵循这一标准,运营商可以确保其网络能够与现有的ISDN网络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