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食用酒精检测主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和《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5-2022)等国家标准执行。
一、食用酒精的定义
食用酒精,即食品级酒精,是指用于食品工业的酒精,其纯度和卫生标准都高于工业酒精。食用酒精主要用于配制酒类、饮料、香精等产品,是白酒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二、白酒食用酒精检测标准概述
1、纯度标准
食用酒精的纯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2008《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的纯度应达到99.5%以上。这意味着食用酒精中除了酒精外,其他杂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极低水平。
2、卫生标准
食用酒精的卫生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关键。根据GB 10343-2008,食用酒精应符合以下卫生要求:无异味、无异臭;无可见杂质;微生物指标符合规定,如大肠杆菌不得检出,菌落总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甲醇含量
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因此,食用酒精中的甲醇含量必须严格控制。根据GB 10343-2008,食用酒精中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6克/升。
4、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对人体有害,食用酒精中的重金属含量也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GB 10343-2008规定,食用酒精中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升,砷含量不得超过0.5毫克/升。
三、检测方法
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检测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的常用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仪,可以准确测定甲醇的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检测食用酒精中重金属含量的有效方法。通过测定铅、砷等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光谱,可以准确评估其含量是否超标。
3、微生物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法用于评估食用酒精的卫生状况。通过培养和计数微生物,可以判断食用酒精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四、监管与执行
为了确保白酒食用酒精检测标准的执行,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抽查,确保其使用的食用酒精符合国家标准。企业也应加强自检,确保产品质量。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