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3/T 702-2015《北美红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3/T 702-2015
中文名称:《北美红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4-22
实施日期:2015-07-22
发布部门: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3/T 702-2015《北美红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DB53/T 702-2015《北美红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标准”)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本标准自2015年7月22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北美红杉的组织培养繁殖,包括种子无菌萌发、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等环节。
二、术语和定义
1、组培苗: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无性生殖苗。
2、愈伤组织: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外植体形成的一种松散、无定形的细胞状态。
3、增殖培养: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和环境条件,使愈伤组织快速增长的过程。
4、生根培养: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和环境条件,促使组培苗生根的过程。
三、生产环境要求
1、设施设备:组培室应具备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条件,配备消毒设备、无菌操作台等。
2、培养基:应根据北美红杉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和配比。
四、种子无菌萌发
1、种子选择:选择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北美红杉种子。
2、消毒处理: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3、萌发培养:将消毒后的种子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萌发。
五、愈伤组织诱导
1、外植体选择: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如茎尖、叶片等。
2、消毒处理: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3、诱导培养: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六、增殖培养
1、培养条件:调整培养基成分和环境条件,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快速增长。
2、培养周期:根据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确定适宜的培养周期。
七、生根培养
1、培养基调整:调整培养基成分,以促进组培苗的生根。
2、培养条件:调整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等,以促进生根。
八、炼苗
1、炼苗条件: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组培苗进行炼苗,以增强其适应性。
2、炼苗时间:根据组培苗的生长情况,确定适宜的炼苗时间。
九、质量控制
1、培养过程监控:对组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培养条件的稳定性。
2、成品检验:对组培苗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生产标准。
十、安全与环保
1、操作安全:在组培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废弃物处理:对组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DB53/T 702-2015《北美红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为北美红杉的组培繁殖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组培苗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北美红杉的种植和应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