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标准号是:GB/T 36810-2018
GB/T 36810-2018《草莓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09-17发布,并于2019-04-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起草人是刘跃庭、罗加凤、牛春敬、崔铁军、廖芳。
“草莓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介绍
草莓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是一系列检测程序,旨在快速准确地确认草莓植物是否受到枯萎病菌的侵扰。这些方法通常包括了样本采集、显微镜检查、培养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步骤。在样本采集阶段,工作人员需从表现出症状的植株中收集叶片、根部或其他受影响组织,随后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显微镜检查则用于观察是否存在病原菌的孢子或菌丝体,通过染色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菌结构。
进一步的鉴定可能涉及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培养,以便在控制的条件下促进其生长,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能够检测到草莓枯萎病菌特有的遗传物质(DNA),从而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这要求使用特定的引物来扩增病菌的DNA片段,并常结合序列测定来确认病菌的种类。通过这些综合的检疫鉴定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草莓枯萎病的发生和扩散,以保护草莓种植业免受重大经济损失。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