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 2301/ 0007-2011《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 2301/ 0007-2011
中文名称:《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1-12-14
实施日期:2011-12-14
发布部门: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
归口单位: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
起草单位: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
起草人:刘国洲、潘凯
DB 2301/ 0007-2011《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介绍
DB 2301/0007-2011《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是由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12月14日发布并实施的一项地方标准。
一、标准规定的内容
1、种芽菜的定义和分类
标准首先对种芽菜进行了定义,并根据其来源和生产方式进行了分类。这有助于明确种芽菜的范围,为后续的生产技术规范提供基础。
2、生产环境要求
标准对种芽菜生产环境的温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种芽菜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
3、种子选择与处理
对于种子的选择,标准提出了种子的品种、质量、处理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种芽菜的产量。
4、生产过程控制
标准对种芽菜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控制,包括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以确保种芽菜的健康生长。
5、产品质量标准
对于种芽菜的产品质量,标准规定了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6、包装与储存
标准对种芽菜的包装和储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延长货架期。
7、追溯与标识
标准要求种芽菜生产者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并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以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增强产品的信任度。
二、标准的意义
DB 2301/0007-2011《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种芽菜的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种芽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种芽菜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种芽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为了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对种芽菜生产者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行为进行处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产品标识了解产品信息,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投诉,共同维护种芽菜市场的秩序。
DB 2301/0007-2011《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有益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通过规范种芽菜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种芽菜产品的信任度。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