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5/T 866-2012《植物类中药材中铝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5/T 866-2012
中文名称:《植物类中药材中铝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发布日期:2012-12-10
实施日期:2012-12-30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5/T 866-2012《植物类中药材中铝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介绍
DB45/T 866-2012是一项专门针对植物类中药材中铝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该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作为主要测定手段。
一、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所有植物类中药材中铝含量的测定,包括但不限于根茎类、果实类、花类、叶类等各类植物药材。通过对铝含量的测定,可有效评估药材的安全性,为药品生产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定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品转化为气态原子,然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高能量的离子流,进而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实现对铝含量的准确测定。
三、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ICP-MS法测定铝含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标准规定,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消化等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四、仪器设备与试剂
标准对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消化炉等。试剂方面,需要选择高纯度的硝酸、高氯酸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五、分析步骤
分析步骤是ICP-MS法测定铝含量的核心环节。标准规定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包括样品的消化、稀释、质谱仪的校准、样品的测定等。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六、结果计算与评价
标准对结果计算和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准确计算,然后根据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铝含量进行评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需要进行复测或重新采集样品进行测定。
七、质量控制
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对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试剂的纯度控制、样品的重复性测试、标准物质的校准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八、标准实施的意义
DB45/T 866-2012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障植物类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测定铝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铝污染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该标准也为药品生产和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