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3205-2018《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3205-2018
中文名称:《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发布日期:2018-05-17
实施日期:2018-06-17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焦荣坤、毛义田、逯登哲、王锦弟、路向宾、李钦超、徐勤、刘义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G00标准化、质量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10
DB37/T 3205-2018《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介绍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精心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发布于2018年5月17日,并自2018年6月17日起正式实施。
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
1、风险识别
《指南》明确指出,企业应依据生产工艺、设备、物料等实际情况,全面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这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潜在危险。
2、风险评估
对于识别出的风险,企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指南》提供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准确评估风险等级。
3、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风险管控措施
1、预防措施
《指南》强调,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包括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等。
2、应急措施
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处理流程、资源调配等,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3、持续改进
《指南》要求企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风险管控体系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生产环境和工艺的变化,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
1、组织架构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员培训
《指南》规定,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能力。
3、信息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和反馈,为风险管控决策提供支持。
四、监督与评估
1、监督管理
《指南》要求企业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2、效果评估
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控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过氧化氢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过氧化氢行业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构建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确保生产安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