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1/T 1225-2020《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1225-2020
中文名称:《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0-05-11
实施日期:2020-07-01
发布部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所、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起草人:王玮珍、严巍、涂广平、朱春刚、章一巧、杨瑞卿、周玲琴、顾萍、高磊、朱瑾、陈东旭、王凤、周剑迅、刘莹、龚宁、孔里微、孙荣华、薛军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40绿化和造林
DB31/T 1225-2020《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5月11日发布了DB31/T 1225-2020《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该标准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制定背景
悬铃木作为一种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悬铃木白粉病的爆发给城市绿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该病害导致叶片变白、枯萎、脱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为了有效防治悬铃木白粉病,保障城市绿化的健康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DB31/T 1225-2020《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
二、标准的主要规定
1、病害诊断
标准规定了悬铃木白粉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识别、症状描述和病害程度的判断。通过准确诊断病害,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防治原则
标准提出了悬铃木白粉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适时防治和安全环保。这些原则旨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防治措施
标准详细规定了悬铃木白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改善土壤条件等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剪除病残枝、清理病叶等方法,减少病原的传播。化学防治则是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生物防治则是利用生物天敌或生物制剂,抑制病原的生长和繁殖。
4、防治时间
标准规定了悬铃木白粉病的防治时间,包括病害发生前的预防性防治和病害发生后的应急性防治。通过合理安排防治时间,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害的发生。
5、防治效果评价
标准提出了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病害发生程度、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和防治效果的持续时间。通过科学评价防治效果,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三、标准的实施意义
DB31/T 1225-2020《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规范悬铃木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保护城市绿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为悬铃木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城市绿化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