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1731-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731-2009
中文名称:《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发布日期:2009-04-23
实施日期:2009-05-2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NY/T 1731-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介绍
《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9年4月23日发布,并于2009年5月20日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菌种的分类和命名
《规范》明确了食用菌菌种的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为菌种的识别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2、菌种的生产条件
《规范》规定了食用菌菌种生产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菌种生产的环境和条件符合标准。
3、菌种的质量管理
《规范》对菌种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菌种的纯度、活力、生长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菌种的质量。
4、菌种的检验方法
《规范》提供了菌种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包括菌种的形态学检验、生理生化检验、遗传特性检验等,为菌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5、菌种的包装、标识和储存
《规范》规定了菌种的包装、标识和储存要求,以确保菌种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6、菌种的追溯和记录
《规范》要求建立菌种的追溯体系和记录制度,为菌种的来源、流向和质量提供了可追溯性。
二、《规范》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产业水平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和管理,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2、保障食品安全
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确保食用菌菌种的质量,从而保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3、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NY/T 1731-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