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T 2589-2016《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2589-2016
中文名称:《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发布日期:2016-01-18
实施日期:2016-06-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起草单位: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起草人:李楠、龙丹丹、王运华、陈庭、马凡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LY/T 2589-2016《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介绍
为了科学、规范地推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1月18日发布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LY/T 2589-2016),并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发布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有效保护这些植物,国家林业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制定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该指南旨在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回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规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内容概述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定义
该标准首先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自然栖息地”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2、基本原则
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回归的过程中,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这些原则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3、保护措施
标准详细规定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包括栖息地保护、种群管理、遗传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生存几率和种群的稳定性。
4、回归策略
在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回归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回归地点、确定适宜的回归方式、制定回归后的监测和管理计划等。
5、监测与评估
为了确保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效果,标准规定了相关的监测和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对回归植物的生长状况、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三、实施意义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指导性:为保护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保护和回归指导,有助于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规范性:通过明确保护和回归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有助于规范保护工作,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3、可操作性:标准中的规定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便于保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4、普及性:通过标准的推广和普及,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