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5/T 1358-2018《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5/T 1358-2018
中文名称:《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8-03-30
实施日期:2018-06-30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刘景辉、米俊珍、李东、杨汉宏、张铁毅、翟正江、周永利、张维世、张勇
中国标准分类号:B11土壤、水土保持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土质、土壤学
DB15/T 1358-2018《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年3月30日发布了《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DB15/T 1358-2018),并于同年6月30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15/T 1358-2018《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露天煤矿开采后的土地复垦行为,促进生态恢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标准涵盖了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管理措施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该标准强调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恢复后的生态环境能够支持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生态优先原则
在进行生态恢复时,应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避免对原有生态造成二次破坏。
3、科学合理原则
要求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确保恢复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技术流程
1、土地整治
首先进行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为后续的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牧草种植
在土地整治完成后,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进行种植,以快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3、植被养护
种植后的牧草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
4、生态监测
在整个复垦过程中,应进行生态监测,及时评估恢复效果,为后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管理措施
1、组织管理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确保生态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技术管理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生态恢复的效率和质量。
3、资金管理
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确保生态恢复工作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五、质量控制
1、质量标准
明确生态恢复的质量标准,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2、质量检测
定期对生态恢复区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预定标准。
3、质量评估
对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DB15/T 1358-2018《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牧草复垦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指导和规范露天煤矿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恢复和改善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