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的标准号是:DB33/T 783-2010
DB33/T 783-2010《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04-07发布,并于2010-05-07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永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人是毛碧增、陈银龙、张尚法、成其仓、胡明龙。
“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介绍
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是一套针对芋头种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毒问题制定的检测流程和方法。这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对芋头植株或种芋进行系统的病毒筛查,旨在识别并剔除携带病毒的个体,以保证芋头种植的健康和产量。
在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中,会采用多种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鉴定病毒。这包括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CR(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这些方法可以灵敏且准确地检测到芋头中是否含有特定的病毒。通过这些综合的检测手段,可以确保种植材料的健康,减少因病毒性病害导致的损失。
实施这一技术规程能够有效提升芋艿的种质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脱毒后的种芋(苗)具有更强的生长势和更低的病害发生率,对农户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因此,掌握和应用脱毒芋艿种芋(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对于促进芋头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