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5432-2017
中文名称:《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发布日期:2017-12-29
实施日期:2018-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3)、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1/SC 1)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3)、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61/SC 1)
起草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研究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泉州市晋科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北京三维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谷历文、施连杰、陈恺、袁松宏、孙文峰、朱美娜、刘克、王科、刘珏、何雪芬、周斌、罗显发、李准、金震、茅海军
中国标准分类号:A24分类编码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01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并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是一项针对检测技术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旨在对检测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于检测技术服务的管理和交流。标准明确了检测技术服务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则,为检测技术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标准内容
1、检测技术服务分类原则
标准规定了检测技术服务的分类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科学性要求分类要符合检测技术服务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系统性要求分类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实用性要求分类要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可扩展性要求分类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2、检测技术服务分类方法
标准提出了检测技术服务的分类方法,包括按检测对象、检测方法、检测目的和检测领域进行分类。按检测对象分类,如食品、药品、环境等;按检测方法分类,如化学分析、物理测试、生物检测等;按检测目的分类,如质量控制、安全监测、科学研究等;按检测领域分类,如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
3、检测技术服务编码规则
标准规定了检测技术服务的编码规则,包括编码的层次、编码的方法和编码的应用。编码的层次分为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分别对应检测领域、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编码的方法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和信息交换;编码的应用要求在检测报告、合同、标准等文件中使用统一的编码。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检测技术服务标准化水平
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检测技术服务的标准化水平,规范检测技术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减少因分类不明确、编码不一致等问题造成的误解和纠纷。
2、促进检测技术服务信息化建设
标准的编码规则为检测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检测数据的快速检索、处理和分析,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3、推动检测技术服务国际化发展
标准的分类和编码规则与国际接轨,有助于推动我国检测技术服务的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检测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GB/T 35432-2017《检测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检测技术服务市场、提高检测技术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