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261-2015《外照射辐射事故中受照人员器官剂量重建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T 261-2015
中文名称:《外照射辐射事故中受照人员器官剂量重建规范》
发布日期:2015-11-16
实施日期:2016-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张良安、张文蕊、丁艳秋、何玲、焦玲、杨翊
中国标准分类号:C57放射卫生防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Z/T 261-2015《外照射辐射事故中受照人员器官剂量重建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GBZ/T 261-2015《外照射辐射事故中受照人员器官剂量重建规范》。该《规范》自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估和重建受照人员在辐射事故中的器官剂量,为事故后的医疗救治和健康评估提供依据。
一、标准概述
《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在外照射辐射事故中,如何对受照人员的身体器官剂量进行准确重建的方法和步骤。《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详解
1、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涉及外照射辐射事故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核设施、放射性物质运输、医疗放射、工业放射等领域。它为事故调查、人员剂量评估、健康影响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2、术语和定义
《规范》中明确了相关术语和定义,如“外照射”、“器官剂量”、“剂量重建”等,确保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对专业术语有统一的理解。
3、剂量重建原则
《规范》提出了剂量重建的基本原则,包括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调在重建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确保剂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剂量重建方法
《规范》详细描述了剂量重建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生物剂量估算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数据收集与分析
《规范》要求在剂量重建过程中,必须收集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如事故现场的辐射水平、受照人员的暴露时间、个体的生物标志物等。这些数据是剂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6、剂量评估报告
《规范》规定了剂量评估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事故概况、剂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结论和建议等。报告应当清晰、准确、完整,便于事故处理和后续的健康评估。
7、质量控制
《规范》强调了剂量重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校准、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剂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标准的意义与影响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辐射事故的剂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助于加强公众对辐射安全的认识,提高社会对辐射事故的防范意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