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薇甘菊检疫鉴定方法”的标准号是:GB/T 28109-2011
GB/T 28109-2011《薇甘菊检疫鉴定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12-30发布,并于2012-06-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起草人是孔德英、杜宇、康林、刘念源、江兴培、廖力、梅华全、和捷。
“薇甘菊检疫鉴定方法”介绍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由于其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成为入侵性植物。为了控制其传播并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发了多种检疫鉴定方法来识别这种植物及其种子。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形态学观察,这包括对薇甘菊的外观特征进行详细的检查与分析。植物学家通常通过研究薇甘菊的根、茎、叶、花以及果实等部位的形态特点来进行识别;例如,薇甘菊的茎细长而多分枝,带有特有的紫色斑点,叶子呈对生排列,花则小且密集地生长在顶端的花簇中。形态学观察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分类专家,且对于幼苗或受损样本而言可能不够准确。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则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检疫鉴定手段。通过提取薇甘菊的遗传材料,如DNA,然后利用特定的分子标记,比如ITS区域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差异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可以准确地鉴别薇甘菊及其近缘种,即使是在不同生长阶段或受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结果,极大地加强了检疫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