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J T 42-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HJ T 42-1999
中文名称:《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发布日期:1999-08-18
实施日期:2000-01-01
发布部门:生态环境部
归口单位:生态环境部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z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13
HJ T 42-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介绍
生态环境部于1999年8月18日发布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 T 42-1999),并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 T 42-1999)是一项关于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基本原则、仪器设备、试剂、样品采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测定原理
该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在本标准中,通过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氮氧化物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来计算氮氧化物的浓度。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
标准中详细列出了进行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采样器、吸收瓶等,并规定了这些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要求。对于试剂的选择和配制方法也做了明确规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样品采集与分析
标准规定了样品采集的具体步骤,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频率等。在分析步骤中,详细描述了样品的预处理、测定过程和结果计算方法。还提供了数据处理和异常情况处理的指导,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准物质的使用、空白试验和平行样品测定等,以监控整个测定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六、结果计算与报告
在结果计算部分,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公式和步骤,用于将测定数据转换为氮氧化物的浓度值。对于结果的报告格式和内容也做了规定,以便于数据的交流和监管。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 T 42-1999)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