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117/T 242-2019《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117/T 242-2019
中文名称:《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
发布日期:2019-07-26
实施日期:2019-07-30
发布部门: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65
DB4117/T 242-2019《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介绍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DB4117/T 242-2019《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标准》,并于2019年7月26日发布,2019年7月3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规范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确保作业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它涵盖了小麦机械化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等。
二、标准内容
1、播种作业
本标准对小麦播种作业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播种深度、行距、播种量等关键参数。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行距应保持在20-25厘米,以确保种子均匀分布,提高出苗率。
2、施肥作业
在施肥作业方面,本标准规定了施肥的种类、用量和施用方法。要求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控制施肥量,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问题。
3、灌溉作业
灌溉作业的质量标准包括灌溉时间和灌溉量。本标准提倡节水灌溉,要求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本标准对防治方法、用药种类和用药量进行了规定,要求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收割作业
收割作业的质量标准涉及收割时机、收割方式和收割后的处理。本标准强调在小麦成熟期进行收割,以减少损失率,提高收获效率。要求收割后及时进行脱粒、晾晒和储存,确保小麦品质。
三、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本标准的实施也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