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T 134-2010《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基本信息
标准号:HY/T 134-2010
中文名称:《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
发布日期:2010-08-31
实施日期:2010-10-01
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起草人:陈满春、付世杰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A45
HY/T 134-2010《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介绍
《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HY/T 134-2010)是由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发布日期为2010年8月31日,并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一、海平面观测要求
标准规定了海平面观测的基本要求,包括观测站的选址、观测设备的配置、观测频率和观测数据的记录等。观测站应选择在代表性强、干扰小的地点,观测设备应符合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观测频率应根据海平面变化的特点和研究需求来确定。观测数据的记录应详细、准确,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观测方法
在观测方法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海平面观测的技术手段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潮位计、卫星遥感、地面测量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规程和数据处理流程,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海平面观测中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异常值处理、趋势分析等。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校正,以消除观测误差和环境干扰。异常值处理则需要识别和剔除不合理的数据点。趋势分析则是通过统计方法确定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和速率。
四、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部分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要求对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海岸侵蚀、海水入侵、风暴潮灾害等。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应为政策制定和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五、标准的意义
《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HY/T 134-2010)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海平面观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评估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还能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