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峰焊接技术要求”的标准号是:SJ/T 10534-1994
SJ/T 10534-1994《波峰焊接技术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于1994-08-08发布,并于1994-12-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重庆无线电测试仪器厂、电子工业部工艺研究所等单位;起草人是杨树森、张卫东、李善贞等。
“波峰焊接技术要求”介绍
波峰焊接技术是电子组装生产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主要用于将插件元件通过熔化的钎料波与电路板上的金属化孔或焊盘相连接。在执行波峰焊接时,需要对多个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焊点的质量。
焊接温度是波峰焊接中的一个关键参数,通常钎料波的温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到焊接质量。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电路板或元件受损,而温度过低则可能造成冷焊现象。除了温度,波峰的高度和稳定性也是确保良好润湿和焊接品质的重要因素。波峰高度需要根据不同的板厚和组件高度进行调整,保持稳定的波峰对于防止焊接过程中出现缺陷同样至关重要。
助焊剂的应用也需注意,它不仅帮助清洁焊点,还有助于促进钎料和金属焊盘之间的润湿作用。选择合适的助焊剂种类并控制适当的使用量,能有效改善焊接效果,但过量的助焊剂可能会留下残渣,导致后续清理困难甚至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焊接过程中的传输速度也影响着焊接效果,太快可能导致钎料不能完全润湿焊点,太慢则可能造成过热。因此,调整合适的传输速度以配合焊接温度和其他工艺条件,是实现高质量波峰焊接的必要条件之一。
焊接完成后的冷却阶段也不应该被忽视。正确的冷却速度可以防止焊接接头中产生过度的应力,从而保障焊接点的长期可靠性。整个波峰焊过程应在一个严密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和干净度等因素,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