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5/T 831-2015《丘陵缓坡地糜子良种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5/T 831-2015
中文名称:《丘陵缓坡地糜子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1-25
实施日期:2015-04-25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5/T 831-2015《丘陵缓坡地糜子良种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月25日发布了《丘陵缓坡地糜子良种生产技术规程》,并于同年4月25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发布背景
丘陵缓坡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地形之一,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糜子的生长。糜子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糜子的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显得尤为必要。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种子选择与处理
《规程》明确了种子选择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经过认证的良种,并规定了种子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种子的消毒、浸种、催芽等步骤,以确保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
2、土地准备
对于丘陵缓坡地的土壤,需要进行深翻、施肥和平整,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糜子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播种技术
《规程》详细描述了播种的时间、行距、株距以及播种深度等关键技术参数,确保播种的均匀性和合理性。
4、田间管理
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旨在提高糜子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5、收获与贮藏
《规程》规定了糜子的适宜收获期和贮藏条件,以保证收获后的糜子品质。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1、提高糜子产量
通过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丘陵缓坡地糜子的单产和总产,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保障粮食安全
规范的生产流程有助于提升糜子的整体质量,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规程》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训,让广大农民了解并掌握《规程》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规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丘陵缓坡地糜子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丘陵缓坡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