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4893-2017《进出口食用动物中铅、镉、砷、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4893-2017
中文名称:《进出口食用动物中铅、镉、砷、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发布日期:2017-08-29
实施日期:2018-04-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王妍婷 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SN/T 4893-2017《进出口食用动物中铅、镉、砷、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介绍
《进出口食用动物中铅、镉、砷、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8月29日发布,并自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SN/T 4893-2017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食用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畜禽、水产品等)中铅、镉、砷、汞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这些元素在动物体内积累后,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进出口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进行测定的方法。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的痕量元素。该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测定和结果计算等步骤。
三、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1、样品采集: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方法,包括采集部位、采集量以及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条件,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2、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制备、消解和提取等步骤。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四、测定步骤
1、仪器校准:在使用ICP-MS进行测定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测定:将前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定,记录测定数据。
3、标准曲线制备: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建立标准曲线,用于计算未知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
五、结果计算与报告
1、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数据,计算样品中铅、镉、砷、汞的浓度。
2、结果报告: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测定结果、测定日期、操作人员等信息,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六、质量控制
标准还规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SN/T 4893-2017标准的实施,为进出口食用动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保护消费者健康。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