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杂质检测方法”的标准号是:GB/T 41799-2022
GB/T 41799-202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杂质检测方法》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10-12发布,并于2023-05-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福建南生科技有限公司、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夏禾(深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坤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中集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鹰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雷谷(厦门)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起草人是黄发灿、雍金贵、郑登忠、张志刚、陈劲春、陈秀兰、江锋、赵毅、钟江、朱力、姚娟、杨忠华、李超、许文来、王永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杂质检测方法”介绍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够在特定序列识别位点切割DNA分子的酶类,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基因组分析、克隆技术等领域。由于其在实验操作中的重要性,确保这些酶的纯度和功能完整性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检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中的杂质成为了实验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检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中杂质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凝胶电泳以及质谱等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以有效分离和定量酶制品中的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杂质,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观察到酶制品中的蛋白质杂质带。质谱技术能够提供关于杂质分子质量和结构的信息。这些方法结合使用,不仅能够鉴定出可能存在的杂质类型,还能评估其对酶活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于酶制剂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开发更为灵敏和特异的杂质检测手段,如基于抗体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这些高级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产品质量,保障科研和临床应用的需求。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