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的标准号是:DB37/T 3086-2017
DB37/T 3086-2017《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7-12-29发布,并于2018-01-29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起草人是陈蕾、杜以军、齐静、丛晓燕、孙文博、陈智、郭立辉、于江、吴家强、李俊、时建立。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介绍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也称为猪血虫病,英文名称为Swine Eperythrozoonosis)的实验室方法。这项技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来检测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即DNA。在这项检测中,会采集被感染猪只的血液样本,并使用特定的引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以确定其存在与否。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意味着它能够可靠地识别出非常少量的病原体DNA,并且不容易与其他细菌或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由于这种病原微生物很小,且在血液中的数量可能很少,传统的培养或显微镜检查往往难以发现。因此,PCR检测成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在疾病早期阶段或者慢性感染时,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更是如此。
实施这种PCR检测技术的实验室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和技术,如热循环仪和凝胶电泳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操作人员也需要具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知识,以便进行正确的样本处理、引物设计和PCR条件优化。随着现代畜牧业对健康管理的重视,该技术对于控制和消除猪附红细胞体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保障养猪行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公共卫生安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