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776-2011《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776-2011
中文名称:《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05-06
实施日期:2011-07-06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776-2011《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DB32/T 1776-2011)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杂交水稻国稻6号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该标准自2011年7月6日起实施,为杂交水稻的科学种植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标准背景
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成果,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国稻6号作为杂交水稻的一种,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缺乏统一的栽培技术规程,各地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了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制定《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显得尤为必要。
二、标准内容概述
《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和定义:对涉及杂交水稻国稻6号的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为标准内容的理解提供了基础。
2、栽培区域:明确了适宜种植国稻6号的地理区域,为种植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3、种子准备:对种子的选购、处理和储藏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4、播种与移栽:详细规定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密度以及移栽时间、方法和密度,为种植者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指导。
5、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6、收获与储藏:对收获时间和方法、储藏条件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杂交水稻的收获和储藏安全。
7、质量要求:明确了杂交水稻国稻6号的质量标准,包括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为评价和监管提供了依据。
三、标准实施意义
《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提高产量和质量:通过规范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4、规范农业生产:通过统一的栽培技术规程,可以规范农业生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杂交水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杂交水稻的科学种植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