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1031号公告-2-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农业部1031号公告-2-2008
中文名称:《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发布日期:2008-05-09
实施日期:2008-05-09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畜、禽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
农业部1031号公告-2-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1031号公告-2-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旨在规范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于2008年5月9日发布并实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规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其在动物生长促进和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检测效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
1、检测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牛肉、猪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动物源性食品。这些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受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污染,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2、检测方法
本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作为检测手段。LC-MS/MS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定量食品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该方法涉及样品的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和数据处理等多个步骤。
3、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标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提取、净化和浓缩等步骤,确保样品中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有效地从复杂的食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4、色谱和质谱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色谱和质谱的具体操作条件,包括流动相的选择、流速、柱温和检测波长等色谱参数,以及质谱的离子源、扫描模式、碰撞能量等质谱参数。这些参数的设定对于实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准确检测至关重要。
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本标准提供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检测限和定量限的确定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标准意义
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不仅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而且对于提高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