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2227-2008《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2227-2008
中文名称:《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发布日期:2008-11-18
实施日期:2009-06-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卓海华、林正锋、郖开智、陈文慧、徐莉、徐志伟
SN/T 2227-2008《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介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SN/T 2227-2008标准,为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指导。
一、标准概述
SN/T 2227-2008《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是一项国家推荐标准,旨在规范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的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发布与实施日期
该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1月18日发布,并自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三、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肉类、蛋类、奶类等。
四、检测方法
1、样品前处理
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收集、保存、提取和净化等,以确保样品中的甲氧氯普胺能够被有效提取且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2、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定量样品中的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标准中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操作流程,包括色谱条件、质谱参数设置、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样品定量分析等。
五、标准曲线与定量分析
标准提供了制备标准曲线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甲氧氯普胺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还提供了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
六、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还包含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如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使用等。
七、结果报告
标准规定了检测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人员等信息。
八、标准的意义
SN/T 2227-2008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检测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指南,还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