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3639-2013《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3639-2013
中文名称:《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发布日期:2013-08-30
实施日期:2014-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等
起草人:蒋原 等
SN/T3639-2013《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SN/T3639-2013《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标准,旨在规范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流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标准概述
SN/T3639-2013标准是一项专门针对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检测的规范,采用实时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作为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食品检测领域。
1、标准发布背景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空肠弯曲菌作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时发布了这一标准,以满足出口食品检测的需求。
2、标准发布与实施时间
该标准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并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二、标准内容详解
1、检测原理
实时荧光PCR法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核酸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目标DNA进行扩增和检测。该方法通过监测荧光信号的增加来实时监测DNA的扩增过程,从而实现对空肠弯曲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2、检测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口食品,包括但不限于肉类、禽类、水产、奶制品等,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检测指南。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流程,确保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代表性。
3、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操作步骤
标准详细描述了实时荧光PCR的操作步骤,包括样本的核酸提取、PCR反应体系的配置、反应条件的设定等。
结果判定
标准提供了结果判定的详细指南,包括阳性、阴性和灰区的判断标准,以及结果的报告方式。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
三、标准的应用意义
1、提高检测效率
实时荧光PCR法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缩短检测周期,提高食品检测的整体效率。
2、保障食品安全
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食品中的空肠弯曲菌污染,保障出口食品的卫生安全。
3、促进国际贸易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国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SN/T3639-2013《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出口食品的检测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