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3/T 373-2014《青梅栽培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373-2014
中文名称:《青梅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07-08
实施日期:2014-08-08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林业厅
归口单位: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长兴县林业局、长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人:刘政、沈泉、费健斌、刘彬、刘金方、毛桃、潘国良、陈海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农林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DB33/T 373-2014《青梅栽培技术规程》介绍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7月8日发布了DB33/T 373-2014《青梅栽培技术规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同年8月8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涵盖了青梅栽培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种植地的选择、苗木的选择与处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关键环节。通过对这些环节的详细规定,本标准旨在确保青梅栽培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从而达到提高青梅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二、种植地选择
1、土壤条件
本标准明确指出,青梅栽培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肥力,pH值应保持在6.0-7.5之间,以确保植株生长的土壤环境适宜。同时,土壤中应避免含有过高的盐分和有害物质,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
2、地形地貌
在地形地貌方面,本标准建议选择地势较为平坦、阳光充足的地区,以利于青梅的光合作用和果实的成熟。
三、苗木选择与处理
1、苗木质量
本标准规定,用于栽培的青梅苗木应健康无病虫害,且根系发达,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潜力。
2、苗木处理
在苗木定植前,本标准要求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四、定植技术
1、定植密度
本标准根据青梅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要求,规定了适宜的定植密度,以确保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
2、定植时间
本标准指出,青梅的最佳定植时间为春季,此时气候适宜,有利于苗木的快速生长和根系的恢复。
五、田间管理
1、施肥管理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青梅生长过程中的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确保植株获得充足的养分。
2、灌溉管理
在灌溉管理方面,本标准强调了合理灌溉的重要性,提出了灌溉的频率和水量的指导原则,以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株造成的伤害。
3、修剪与整形
本标准还对青梅的修剪和整形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促进植株的良好形态和提高果实的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1、预防为主
本标准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出了定期检查、病虫害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的要求。
2、综合防治
在综合防治方面,本标准提倡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七、收获与贮藏
1、收获时间
本标准规定了青梅的适宜收获时间,以确保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2、贮藏条件
在贮藏条件方面,本标准对青梅的贮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延长青梅的保鲜期。
DB33/T 373-2014《青梅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青梅栽培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