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4926.27-2001《实验动物 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926.27-2001
中文名称:《实验动物 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01-08-29
实施日期:2002-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起草人:贺争鸣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GB/T 14926.27-2001《实验动物 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介绍
GB/T 14926.27-2001《实验动物 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实验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方法,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该标准于2001年8月29日发布,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实验小鼠腺病毒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研究机构、生物制品生产等场所。
2、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实验小鼠腺病毒检测中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如“实验动物”、“腺病毒”、“病毒检测”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基础。
3、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的提取、病毒的检测、病毒的计数等步骤。同时,对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进行了说明。
4、检测结果的判定
标准对小鼠腺病毒检测结果的判定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阴性、阳性的判断标准,以及病毒滴度的计算方法等。
5、质量控制
标准对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环境的控制、实验操作的规范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的意义
1、提高实验动物质量
通过规范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实验小鼠的病毒污染,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材料。
2、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
病毒污染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GB/T 14926.27-2001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病毒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促进实验动物产业的发展
规范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动物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实验动物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国际交流与合作
GB/T 14926.27-2001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实验动物检测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GB/T 14926.27-2001《实验动物 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促进实验动物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动物的病毒检测工作规范、准确、可靠。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