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1608-2008《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608-2008
中文名称:《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8-05-16
实施日期:2008-07-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起草人:赵中华、包文新、杨彦杰、许艳云、罗怀海、王亚红、张芳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NY/T 1608-2008《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2008年5月16日发布了《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608-2008),并于同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608-2008)是一项针对小麦赤霉病的综合性防治技术指南。该标准涵盖了从病害识别、监测预警、综合防治策略到具体防治措施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二、病害识别
1、病害特征
标准首先对小麦赤霉病的病害特征进行了描述,包括病原菌种类、病害发生的时间、症状表现等。这有助于农户和技术人员在田间快速识别病害,从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病害诊断
除了病害特征外,标准还提供了病害诊断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实验室检测和田间诊断。这些诊断方法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传播范围,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三、监测预警
1、监测体系
标准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气象监测、病害发生监测和流行趋势预测等。这些监测数据对于预测病害发生风险和制定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2、预警机制
标准提出了建立预警机制的建议,包括预警信号的发布、传播和响应措施。这有助于农户和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减少病害损失。
四、综合防治策略
1、防治原则
标准强调了综合防治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原则指导农户和技术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标准提出了多种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五、具体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适宜的播种期和密度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害。标准提供了生物防治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手段。标准对农药的选择、使用剂量、施药时间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安全有效。
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和机械除草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608-2008)是一项全面、系统的防治技术指南,它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