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6/T 327-2015《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6/T 327-2015
中文名称:《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6-15
实施日期:2015-09-01
发布部门: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6/T 327-2015《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介绍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6月15日发布了DB46/T 327-2015《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该标准自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为甜瓜种植者提供一套科学的种子化学消毒操作规范,保障甜瓜的健康生长。
一、标准发布背景
在甜瓜种植过程中,细菌性果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种子内部携带病菌,二是通过土壤、灌溉水等途径传播。种子作为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消毒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各地在种子消毒过程中的操作方式和效果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对于提高甜瓜种植的病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主要内容
DB46/T 327-2015《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化学消毒”等,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提供了基础。
2、消毒剂的选择:根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特性,推荐了几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氢氧化钠、漂白粉等,并对其使用方法、浓度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3、种子处理方法:规定了种子消毒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种子的清洗、浸泡、消毒剂的配制、浸泡时间等,以确保消毒效果。
4、消毒效果的评估:对消毒效果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对消毒后种子的发芽率、生长状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评估消毒效果。
5、安全防护措施:强调了在进行种子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以防止消毒剂对人体的伤害。
6、记录和报告:要求在种子消毒过程中,对消毒剂的使用、种子的处理情况、消毒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于对消毒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标准实施意义
DB46/T 327-2015《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化学消毒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甜瓜种植的病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种子消毒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甜瓜的产量和品质。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种植者的病害防治意识和技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