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LY/T 2590-201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LY/T 2590-2016
中文名称:《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6-01-18
实施日期:2016-06-01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国家林业局
起草单位: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省林业厅、湖南湘植园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起草人:王明旭、颜立红、蒋利媛、田晓明、向光锋、刘艳、汤伟、陈永安、马凡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B65森林资源保护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LY/T 2590-201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介绍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标准”),编号为LY/T 2590-2016,是由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重要行业标准。该标准于2016年1月18日发布,并自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子的采集工作。无论是在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科研机构还是其他任何需要进行种子采集的场所,都应遵循本标准的规定。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也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种子采集技术要求
1、采集时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采集的最佳时间,以确保种子的成熟度和活力。采集时间应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后续的繁殖成功率。
2、采集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种子采集的具体方法,包括手工采集和机械采集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对植物的伤害和提高种子的采集效率。
3、种子处理
采集后的种子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清洗、干燥、分级和包装等。这些处理步骤对于保持种子的活力和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至关重要。
三、种子质量控制
本标准对种子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种子采集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种子的纯度、活力、健康度等方面的评估。只有符合标准的种子才能用于后续的繁殖和保护工作。
四、记录和报告
在种子采集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数量、方法和种子的质量等信息。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踪种子的来源和质量,也是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数据。
五、环境保护措施
本标准强调在种子采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这包括减少对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干扰,以及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六、人员培训和资质
为了确保种子采集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本标准要求参与种子采集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质。这样可以提高种子采集的成功率,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