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5721.5-2008《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5721.5-2008
中文名称:《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发布日期:2008-12-31
实施日期:2009-09-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归口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8)
起草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假肢矫形技术中心
起草人:丁伯坦、贾亚玲、吴国士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体外循环、人工脏器、假体装置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GB/T 15721.5-2008《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15721.5-2008《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1、临床症状的分类
《标准》对截肢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疼痛、肿胀、感染、皮肤问题、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这些分类为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症状的描述方法
《标准》规定了症状描述的方法,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这些描述方法有助于医生和假肢师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症状的评估标准
《标准》提出了症状评估的标准,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这些评估标准有助于医生和假肢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量化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要求
《标准》对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实现等。这些要求有助于提高假肢和矫形器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标准》的意义
1、保障患者权益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制作和使用,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通过《标准》的指导,患者可以更加放心地使用假肢和矫形器,提高生活质量。
2、提高假肢和矫形器的质量
《标准》对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标准》的实施,可以减少假肢和矫形器的安全隐患,降低患者的风险。
3、促进行业发展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假肢和矫形器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标准》的引导,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