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831-2015
中文名称:《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10-20
实施日期:2015-12-2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0月20日发布了DB32/T 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并于同年12月2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2/T 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涵盖了白灵菇的菌种选择、培养基制备、菌丝培养、子实体生长、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等多个环节。
二、菌种选择
标准规定,白灵菇的菌种应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菌种的来源应可靠,确保无病虫害和杂菌污染。菌种的保存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证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
三、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是白灵菇生长的基础,标准对培养基的原料、配比、灭菌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培养基的原料应新鲜、无霉变,配比应科学合理,以满足白灵菇生长所需的营养。培养基的灭菌应彻底,以防止杂菌污染。
四、菌丝培养
菌丝培养是白灵菇生长的关键阶段,标准对培养环境、培养时间、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培养环境应清洁、通风、适宜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培养时间应根据菌种特性和培养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菌丝的充分生长。培养条件应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
五、子实体生长
子实体是白灵菇的食用部分,标准对子实体的生长条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子实体的生长条件应适宜,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促进子实体的发育。管理措施应科学,如通风、喷水、采收等,以保证子实体的质量和产量。
六、采收与包装
采收是白灵菇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标准对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包装材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采收时间应根据子实体的成熟度进行判断,以保证白灵菇的品质。采收方法应科学,避免损伤子实体。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保证白灵菇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品质。
七、贮存与运输
贮存和运输是白灵菇流通的重要环节,标准对贮存条件、运输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贮存条件应适宜,如温度、湿度、通风等,以延长白灵菇的保鲜期。运输方式应合理,避免白灵菇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和污染。
DB32/T 2831-2015《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该标准也对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