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3567.2-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567.2-2015
中文名称:《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
发布日期:2015-12-04
实施日期:2016-07-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祁军、李燕、王树祥、王馨、胡林
SN/T 3567.2-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介绍
2015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一项新的国家标准——SN/T 3567.2-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该标准自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检测原理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 CPA)是一种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技术。该方法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恒温扩增的方式,快速、特异性地检测目标病原体的核酸序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2、试剂与设备
标准规定了进行霍乱弧菌检测所需的试剂和设备。试剂包括交叉引物、缓冲液、酶等,设备包括恒温扩增仪、PCR仪等。标准还对试剂和设备的存储、使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3、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规定了样品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样品采集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样品处理包括样品的稀释、提取等步骤,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4、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霍乱弧菌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的制备、反应体系的配置、扩增条件的设置、结果的判断等。标准还提供了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设置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5、结果判定与报告
标准规定了结果的判定方法和报告格式。结果判定应根据扩增曲线的特征进行,包括扩增曲线的形状、Ct值等。报告应包括检测结果、检测方法、样品信息等内容。
二、标准意义
SN/T 3567.2-201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霍乱弧菌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规范了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该标准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