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9493.7-2013《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7部分: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9493.7-2013
中文名称:《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7部分: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
发布日期:2013-07-19
实施日期:2013-1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34/SC 1)
起草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起草人:赵婷、曾凡文、吴彬、赵立慧、王胜鹏
中国标准分类号:G70化学助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GB/T 29493.7-2013《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7部分: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29493.7-2013标准,该标准特别针对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一、标准概述
GB/T 29493.7-2013标准是《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系列标准的第七部分,专注于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助剂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标准发布与实施
该标准于2013年7月19日发布,并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发布和实施时间的间隔为各相关方提供了充足的准备和调整时间,以确保标准的顺利执行。
三、标准内容详解
1、适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适用于所有使用聚氨酯涂层整理剂的纺织品,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这确保了标准的广泛适用性,覆盖了纺织品的大部分应用场景。
2、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步骤和结果计算。这些步骤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确的仪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如何记录数据、如何处理异常值以及如何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这些指导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安全与环保要求
标准还强调了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这些要求有助于减少检测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并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四、标准的意义与影响
GB/T 29493.7-2013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纺织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检测标准,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执法依据。
1、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遵循这一标准,纺织品生产企业能够确保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的二异氰酸酯单体,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促进行业自律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行业内的自律,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增强国际竞争力
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提升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
GB/T 29493.7-2013《纺织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7部分:聚氨酯涂层整理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它不仅为纺织品的安全和环保提供了保障,也为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随着标准的深入实施,我们期待纺织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