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T 1117-2014《施氏鲟》基本信息
标准号:SC/T 1117-2014
中文名称:《施氏鲟》
发布日期:2014-03-24
实施日期:2014-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农业部渔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56/SC 1)
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起草人:曲秋芝、尹洪滨、孙大江、马国军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淡水养殖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SC/T 1117-2014《施氏鲟》介绍
SC/T 1117-2014《施氏鲟》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4年3月24日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该标准自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施氏鲟的定义,包括其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以及保护等级。对施氏鲟养殖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规范,确保行业内的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养殖技术
标准详细规定了施氏鲟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环境、水质要求、饲料选择、饲养管理等方面。
3、繁殖技术
繁殖是施氏鲟保护和养殖中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施氏鲟的繁殖技术进行了规范,包括亲鱼的选择、人工催产、受精、孵化等步骤,以及相关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技术。
4、疾病防治
施氏鲟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疾病,标准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疾病的识别、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规范等内容,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资源保护
保护施氏鲟的自然资源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提出了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限制捕捞、加强监测、建立保护区等,以确保施氏鲟种群的稳定和繁衍。
二、实施意义
SC/T 1117-2014《施氏鲟》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施氏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施氏鲟养殖业的技术水平,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也具有积极作用。
SC/T 1117-2014《施氏鲟》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施氏鲟保护和养殖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规范养殖技术、繁殖技术和疾病防治,以及加强资源保护,可以有效促进施氏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