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1464-2009《花生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1464-2009
中文名称:《花生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9-12-31
实施日期:2010-03-01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7/T 1464-2009《花生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规程》介绍
《花生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规程》(DB37/T 1464-2009)是一项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并于201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花生种子提纯复壮的全过程,包括种子的采集、处理、检验、储存和使用等关键环节。通过对这些环节的严格规定,确保花生种子的纯度和活力,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二、种子采集
1、采集时间
标准规定了花生种子的采集时间,以确保种子处于最佳的成熟状态,从而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2、采集地点
明确了采集地点的选择标准,要求采集地点应远离污染源,保证种子的纯净性。
3、采集方法
详细描述了采集方法,包括如何正确选择植株、如何采摘和处理种子等,以减少种子在采集过程中的损伤。
三、种子处理
1、清洗
规定了种子清洗的步骤和方法,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杂质和可能的病虫害。
2、干燥
详细说明了种子干燥的条件和要求,以保证种子在储存前达到适宜的水分含量。
3、分级
对种子进行分级,以确保种子大小和质量的一致性,提高播种的均匀性。
四、种子检验
1、纯度检验
规定了种子纯度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种子的纯度符合要求。
2、活力检验
明确了种子活力的检验程序,以评估种子的发芽能力和生长潜力。
3、健康检验
对种子进行健康检验,排除携带病虫害的种子,减少种植过程中的风险。
五、种子储存
1、储存条件
规定了种子储存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保持种子的活力和延长储存寿命。
2、储存设施
描述了储存设施的要求,包括储存容器的材质和结构,以及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六、种子使用
1、播种前准备
指导用户在播种前如何准备种子,包括种子的预处理和播种量的确定。
2、播种方法
提供了播种方法的建议,包括播种深度、行距和株距等,以提高播种的效率和效果。
3、后续管理
对播种后的田间管理提出了指导,包括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种子健康成长。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