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4812-202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WS/T 4812-2022
中文名称:《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2022-11-05
实施日期:2023-05-01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
起草人:魏强、王多春、韩俊、刘维达、姜孟楠、柯昌文、徐潇、贾晓娟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WS/T 4812-202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介绍
WS/T 4812-202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2年11月5日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
一、标准适用范围
WS/T 4812-2022标准适用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评价工作,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类病原微生物。该标准规定了评价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为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鉴定、保存、使用和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评价原则
根据WS/T 4812-2022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评价工作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实验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确性:评价结果应准确反映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特性和特性变化。
3、可追溯性:评价过程和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和可追溯性,便于监管部门和使用者进行核查。
4、公正性:评价工作应公平、公正,避免利益冲突和偏见。
三、评价内容
WS/T 4812-2022标准规定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微生物特性: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形态、生理、生化等特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株的要求。
2、遗传特性: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基因组序列、基因型和表型等遗传特性,确保其稳定性和一致性。
3、毒力特性: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致病性、毒力和致病机制等毒力特性,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保存条件: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存条件,确保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应用范围:评价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在疾病诊断、疫苗研发、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四、评价方法
WS/T 4812-2022标准规定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的方法,包括:
1、实验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微生物培养、基因测序、毒力测定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评价步骤
WS/T 4812-2022标准规定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的步骤,包括:
1、样品准备:收集和准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评价实施:按照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进行评价。
3、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评价报告。
4、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鉴定、保存、使用和监管等方面。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