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515-2002《锰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515-2002
中文名称:《锰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发布日期:2002-09-11
实施日期:2003-04-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原国家冶金工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广西地质中心实验室
起草人:靳晓珠、杨仲平
中国标准分类号:D32锰矿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20锰矿
GB/T 1515-2002《锰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9月11日发布了GB/T 1515-2002《锰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并于2003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锰矿石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锰矿石,包括原生矿、次生矿、富矿和贫矿等。通过对锰矿石中磷含量的准确测定,可以为锰矿石的开采、选矿、冶炼等环节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锰矿石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测定原理
本标准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锰矿石中磷含量的测定。该方法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锰矿石中的磷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然后加入还原剂(如抗坏血酸),使磷钼酸铵还原为蓝色的磷钼蓝。通过测量磷钼蓝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锰矿石中磷的含量。
三、测定步骤
1、样品制备:将锰矿石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称取一定量的样品进行测定。
2、样品分解:将样品与一定量的酸混合,加热使样品分解,释放出其中的磷。
3、磷钼酸铵的生成:将分解后的样品与钼酸铵溶液混合,生成磷钼酸铵。
4、还原反应:向生成的磷钼酸铵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使磷钼酸铵还原为蓝色的磷钼蓝。
5、吸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磷钼蓝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锰矿石中磷的含量。
四、标准曲线的建立
在测定锰矿石中磷含量之前,需要建立标准曲线。通过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磷标准溶液,按照测定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吸光度与磷浓度的关系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可以准确计算出锰矿石样品中磷的含量。
六、注意事项
1、样品的粒度和称取量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在样品分解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避免样品的过度分解或不完全分解。
3、在配制标准溶液时,应使用高纯度的试剂和去离子水,以减少杂质的干扰。
4、在测定过程中,应定期校准分光光度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GB/T 1515-2002《锰矿石 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发布和实施,为锰矿石中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方法。通过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锰矿石的利用效率,促进锰矿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